熱點聚焦更多>>
貫標培訓通知(第一期)
協會動態更多>>
聯系我們
中國光協LED顯示應用分會傳真:021-52703216
電話:021-52703216
通信:上海普陀區中江路879號1幢301室
郵政編碼:200333
“倒閉”已經成為顯示屏企業的噩夢,也成為供應商的噩夢。繼愿景光電子、大眼界、浩博等廠倒閉之后,今年7月初,深圳億光被曝拖欠供應商一兩千萬貨款陷入倒閉危機。
無獨有偶,8月15日,深圳十方光電有限公司被曝公司因欺詐供應商八千萬元,并拖欠220名員工兩個月工資瀕臨破產,隨后公司被證實停產倒閉。
事實上,LED顯示屏淘汰賽早已開始。2012年LED顯示屏大打價格戰,擁有規模優勢的大廠希望通過價格將部分中小規模廠商淘汰。雖然此舉確實有所奏效,但也影響到了大廠自身的盈利表現,也讓整個市場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2012年以渠道為主的LED顯示屏廠商的產品毛利率已經降至10%-15%,工程渠道的產品毛利率也跌至20%左右。記者走訪了解到,今年上半年,顯示屏毛利繼續走低,一般凈利潤都只有5%左右。
適逢IPO卡關,部分企業上市無望;以大多數企業的盈利水平,如果企業遇到押款,生死便懸于一線,銀行貸款之路又舉步維艱,為了維持“生計”,大家只能各出奇招。
弱弱聯合
7月30日,江門市科恒股份發布對外投資公告。公司決定以自有資金1095萬元收購深圳市聯騰科技有限公司51%的股份,并負責向聯騰科技籌措總額不超過2000萬元的流動資金。
對于此次收購,科恒股份給出的解釋是進一步完善公司在LED產業鏈上的布局,快速進入LED產品應用終端領域。
不久,福日電子(SH.600203)發布公告稱,將于9月2日召開股東大會,審議定增受讓邁銳光電92.8%股權等議案。
“如果一切順利,收購邁銳光電將在今年9月完成,第四季度就可將其并表。”福日電子副總裁、董秘許政聲告訴記者,“這宗收購對公司未來的收入增長和主營業務發展均有非常積極的影響。”
但如果翻看這四家公司的財務報表,你會發現其盈利能力均令人堪憂,我們只能用“弱弱聯合”來形容這兩次并購。
8月26日,科恒股份發布2013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總營業收入1.98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4.59%,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29.27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2.06%。聯騰科技2013年1-5月主營業務收入只有約2948.6萬元,營業利潤為-25.11萬元,利潤總額-32.88萬元。
福日電子發布的2013年上半年業績報告也同樣不那么好看。雖然福日電子上半年營收13.31億元,同比增長4.76%;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036.7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同比增長28.38%。但非經常性損益金額卻高達9008.69萬元。這其中包括6月30日福日電子售出華映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所獲得的投資收益6359.67萬元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分紅款994萬元等項目。倘若扣除該部分投資收益,福日電子的主營業務實際上虧損了近四千萬元。
邁銳光電雖然1-6月營業總收入達到約1.77億元,但凈利潤只有1047.05萬元,但應付賬款卻達到6869.77萬元,雖然有6565.16萬元的應收賬款,不至于馬上資不抵債,但財務風險也非常高。
這樣的整合,似乎讓人難以明白,四家在各自領域遭遇困境的公司,為何找這樣的“弱者”作為依靠?
撿便宜?
在科恒股份擬收購聯騰科技的股權項目資產評估報告書中,可以看到,聯騰科技的資產總額賬面值6392.54萬元,負債總額賬面值5288.3萬元,所有者權益賬面值1104.25萬元。
聯騰科技從去年開始,一直遭遇經營困局,如果一旦破產清算,僅憑487.99萬元固定資產和882.00萬的長期股權投資很難支付5288.3萬元的流動負債。
“LED顯示屏市場增長緩慢,前景比較受限,大多數顯示屏企業都在向LED照明轉型。”深圳通普科技董事長龐桂偉向記者表示。但以聯騰科技現在的情況,亦沒有實力開辟LED照明業務,尋找接收對象也是這家企業當時迫在眉睫的事情。
邁銳光電的處境相對聯騰科技會好一些,但依然沒有擺脫業績停滯的困境。2011年邁銳光電發展過LED照明業務,但是遇到銷售通路上的困境,于今年年初放棄。在顯示屏領域,邁銳光電一直處在尷尬境地,既沒有一線企業的規模優勢,也沒有小企業的靈活性。長期遭遇經營困局,尋找合作對象未嘗不是一種好的方式。
科恒股份、福日電子作為收購方,也各懷心思。
科恒股份主營稀土業務,早前便涉足LED熒光粉產品。近年來,該公司主營業務增速放緩,甚至偶有出現停滯現象。科恒股份一直寄希望新的業務平臺助公司業績增長。
科恒股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管理人士表示,此時通過并購,進軍顯示屏領域是最佳時期。
而福日電子是綜合性的企業,早前成立兩家子公司,分別主營LED照明與LED顯示屏,但是并不出眾。此番并購意借邁銳光電其累積的銷售通路優勢,發展LED顯示屏尚在情理之中。
“收購一家成熟企業比自己創立在成本上會更有優勢,而且創造價值要花的時間更少。”洲明科技市場部總監吳猛表示,企業的研發實力也是需要綜合考慮的因素。
對國內顯示屏企業而言,大多都具有一定的研發能力和銷售通路上的優勢,但往往是因為市場競爭過大,導致公司短時間內出現資金周轉困境。但事實上,重新做一家公司也并非沒有可能。但是無論是科恒股份還是福日電子此番收購一定比自己創辦公司更省成本。但不過,收購財務如此之爛的公司,勞神費力不說,最終的收益也不可預期。
業內人士表示,若收購一家經營狀況優質的企業,恐怕要溢價收購。若公司具備資金優勢,收購一家具有銷售通路、技術研發優勢,只是財務遇到困境的公司未嘗不可,并且這種情形多半是折價收購。
1+1>2?
“企業自己做還是被收購都是自己的選擇,但是有企業愿意收購當然是好事。”齊普光電總經理吳曉剛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并購其實是一項很花精力的事,首先兩家的理念要互相認同,其次對上市公司來說,它更愿意選擇一些財務規范、業務結構單純、對自身業績或者產業鏈布局有幫助的企業。
的確LED行業正處于上升階段,在LED顯示屏基數過大的情況下,中小企業普遍都缺錢。但這些企業普遍沒有抵押物,很多公司負責人都是采取抵押自己房子的做法。如果以一家上市公司作為擔保,銀行貸款也更容易。
但是上市公司選擇并購方也是有自己的考量。2009年德豪潤達收購銳拓顯示,主要就是看中LED顯示屏主要為廣告方買單,而德豪潤達本身也是小家電起家,在業務理念上有一定的共通之處。并購之后,銳拓顯示除了資金支持之外,也可以得到德豪潤達在芯片和封裝方面的支持,絕對稱得上是強強聯合。
“洲明科技選擇和雷迪奧的合作也充分考慮到資源的互補性。洲明科技專注于傳統顯示屏領域,雷迪奧在創意顯示屏方面已經取得了相當的市場份額。”吳猛認為,兩者的結合能夠很好地彌補洲明科技在這方面市場的缺失。同時他們也可以在客戶群方面實現共享,共同拓展市場。
而在LED顯示屏市場廝殺激烈的時刻,久陷主業不清的福日電子真能背后助推邁銳光電一把嗎?也許我們只有拭目以待。
一位LED顯示屏上市公司副總告訴記者,因為福日電子是國企,邁銳光電選擇福日電子便是希望福日電子能夠幫忙打通政府關系,拿到一些政府訂單。福日電子選擇邁銳光電一來可以在資本市場拿到一定的資金,其次也可以借助這次收購向政府拿到一定的補貼。
記者曾聯系邁銳光電市場部,一位陳姓負責人表示自己不太清楚并購一事,因為這一切都還沒開始,現在談并購之后的經濟效應可能還為時尚早。
業內人士指出,一直謀求上市的顯示屏企業遭遇業績下滑的困境,加之IPO卡關,若能被一家上市公司并購其中一部分股份,也等于是變相上市。而對于福日電子、科恒股份這樣的上市企業,需要收購一家企業,也只不過是玩玩股票增發的事情。若業務上不能很好地互補,類似的收購與并購也只不過是一種資本運作的游戲罷了
資料:
A股上市公司并購金額猛增
截至8月7日,今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共披露了630個并購案例(存在一個公司先后披露多個小并購項目,凡公告均列入),涉及并購金額合計至少134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8.77%和78.96%。必須指出的是,由于一些并購案例尚未執行,并未披露具體并購金額,因此,未來隨著一些并購的完成,并購總金額也將“水漲船高”。
而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中國并購市場披露金額的并購案例共涉及交易金額403.42億美元,同比提高24.1%,環比漲幅更是高達121%,創下中國并購市場同期新高。可見A股上市公司并購案例所涉金額已占據中國并購市場的“半壁江山”。
從行業分布來看,這些并購案最為密集的行業主要是生物技術/醫療健康、能源及礦產、房地產、機械制造和互聯網等。業內人士認為,這至少透露出好的動向,即我國經濟的確走到了必須調結構的時候,作為行業的龍頭上市公司已展現出當面臨群體性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問題時有所應對的姿態。
不過,也有私募證券基金投資經理表示,對于上市公司非主業的并購應該區別看待。一些上市公司通過并購形式利用追逐市場持續熱點來達到企業轉型的預期,也有上市公司通過拉長產業鏈達到經營多元化,這些均是較好的發展方式。但是,也存在很多上市公司進行“投機式”并購,通過并購概念吸引炒作資金,對此應該加以甄別,比如近期個別上市公司收購非常早期的小手游公司。(根據公開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