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聚焦更多>>
貫標培訓通知(第一期)
協會動態更多>>
聯系我們
中國光協LED顯示應用分會傳真:021-52703216
電話:021-52703216
通信:上海普陀區中江路879號1幢301室
郵政編碼:200333
中國銀行業持續一個多月的大面積“錢荒”,終于在6月20日這天達到高潮:當日,銀行間回購隔夜利率飆升至13. 44%的歷史高位,貨幣市場資金供給枯竭,資金一度斷流。
A股應聲暴跌,6月24日,滬指2000點毫無抵抗地失守。這對于5月還一度領漲二級市場的LED產業來說,有些措手不及,也將正處于回暖的市場推向重新審視的境地。
此次“錢荒”表面發生在金融體系,根源則在實體經濟,反映出實體經濟產能過剩、開放度不夠,相當一批企業利潤持續下滑,甚至出現虧損,大量資金才被迫空轉,或轉向房地產等非生產性領域。要避免“錢荒”,中國經濟若要持續增長,就得釜底抽薪,唯有通過調整經濟結構方式來實現。
放眼全球,產能過剩是一種常見的經濟現象,但卻在中國經濟增長模式下,成為調整經濟結構的“牛鼻子”問題。鋼鐵、煤炭等傳統行業不由分說,值得注意的是,周期性、結構性的產能過剩也折射在LED這樣的新興產業上。
自2008年紅杉中國投資乾照光電1022萬美元上市,由此獲得22倍的投資回報,此后兩年至少有高達500億元以上的熱錢進入LED產業。這為
2012年LED產業的全面過剩埋下了禍根。而今年上半年LED產業回暖,芯片、封裝的擴產風聲鶴唳,七喜、澳洋順昌這樣主業不振的企業也紛紛進入或者深
涉產業,加劇了新一輪產能過剩的憂慮。
一般情況下,產能過剩被認為是政府過多干預經濟和要素市場改革滯后的產物。拿LED產業來說,政府長期以來,確實都在“好心辦壞事”。2009年,江
蘇揚州“一臺MOCVD機財政補貼一千萬元”的補貼政策,得到各地政府的紛紛效仿。以至于,2011年全世界約有一半的MOCVD都是賣到了中國來。這最
終導致上游的外延、芯片、藍寶石襯底“虛胖”,產業被引入結構不合理的歧途。
各級政府在過往產業政策的制定中,既存在喜大邀功的成分,也存在對全球宏觀視角的缺乏和產業格局的誤判。對于LED設備補貼,如今大部分城市已經作
罷,但是對于研發項目類、推廣類補貼則難以接受市場“三公”的檢驗。以至于,近期LED上市公司的擴產,被市場貼上了“圈錢”、“蹭補貼”的標簽。
治理LED產業當前的產能過剩,根本上要依靠深化市場化競爭淘汰機制;建立和發布產能利用率指標;抓住當前產能過剩的契機淘汰落后產能、調整產業結
構;促進LED應用領域的拓展和區域性的普及推廣。我們要知道,LED產業回暖后,要步入持續增長,在于終端應用市場的持續性需求出現。而這也正是上半年
很多LED中上游企業在突遇訂單排隊的大好背景下,對下半年市場能否持續向好的一種擔憂。
而就上述第四點而言,需要強調的是,未來中國LED照明產業的發展當然要以擴大內需為主,周期性產能過剩應在穩定增長的基礎上,主要在國內市場消化。
可以同分布式光伏應用一道,搭上“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為核心的新一輪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順風車”。
同時,LED產能過剩更應該著眼于全球化背景下尋求出路,穩定并擴大出口產值,甚至在全球范圍內轉移過剩產能。
但LED企業全球博弈要解決好品牌、專利、標準、質量等諸多問題。
結構調整也要加大去杠桿化。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大潮中,很多企業都采用了大杠桿化的快速擴張方式。雖然在發展速度上有很大的優勢,但是也為以后埋下了隱患,資金鏈一旦出現問題,風險也就會顯露出來。
這在LED產業卻已經司空見慣,一大批老牌LED企業無不是因此而倒下。
不過,高“杠桿化”的風險開始為更多LED企業所認知,但“去杠桿化”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必須做好抵御陣痛的心理準備。
理論上,目前大部分LED廠商,尤其是中小企業,上下游賒賬、銀行貸款吃緊仍然是企業經營狀況惡化的根本,“錢荒”的發生讓企業現金流緊縮程度超出預期,銀行貸款融資可能進入困難時期。
但長期看,對于實體經濟的LED產業來說,將在陣痛后迎來利好。本次央行頂住壓力“不放水”,傳遞出停止以貨幣擴張刺激經濟的信號,雖沒有邁出向金融機構救市的一步,但卻邁出了向實體經濟救贖的一步。
事實上,優化金融資源配置,讓金融更有力地支持實體經濟,正是當前中央所提倡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期三度提及要“激活貨幣信貸存量”,彰顯出停止擴張性政策、讓金融更好服務于實體經濟的意味。